2018年最后一个月,一股寒流席卷共享单车行业,还在挣扎的“幸存者”开始瑟瑟发抖。一个接一个的共享单车公司的倒闭预示着这个行业已经走到尽头,一度被资本以及媒体看好的共享单车,在风靡全国甚至海外市场后情况开始急转直下。
行业前三生存不易
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95%的市场份额的摩拜和ofo面领着不同结局。摩拜单车正式被美团收购,从4月4日被收购开始到4月30日为止,摩拜单车收入共1.47亿元,折旧和运营成本分别高达3.96亿元、1.58亿元,净亏损4.8亿元。近期,摩拜创始人兼CEO胡玮炜也宣布辞去公司CEO一职,由公司总裁刘禹接任。ofo很早就爆出了拖欠押金以及人去楼空的负面传闻,小黄车或许真的黄了。1000多万用户约10亿-20亿元的押金就像一个无底洞,ofo和戴威目前已被法院下发了“限制消费令”。
相比摩拜和ofo的激烈厮杀,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哈罗,背靠阿里这棵大树,深耕三四线城市,收割长尾用户。近期又开始积极向一线城市进军,升级成了包括哈罗单车,哈罗助力车,和打车等综合出行业务的出行平台,并在全国范围内免押金。看起来,哈罗单车后来居上,“逆袭”指日可待。但进军一线城市后它将遇到ofo以及摩拜一样的难题,单车如何维护?后续怎么赢利?如何增加用户黏性?
巴菲特曾经说过:“当潮水退去时,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行业前三都尚且如此困难的生存着,其他同行又如何幸免。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和小鸣单车接连倒闭,共享汽车途歌上演讨薪大战,巴歌出行拖欠押金,绿狗租车挂牌转让。“共享+出行”面领着严峻的考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共享单车的锅谁背
从资本宠儿到创业黑洞,共享单车的败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生根基因中。当ofo还只是一个初创项目时,就有一个算法公式得出了它最后的结局。每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是3元左右,日收入3元-5元,这还是好的情况,有些地方日使用频率甚至不到2.5次,且一旦车辆破损或遗失就会亏本。涨价盈利不可能,因为二手单车并不贵,涨价会造成用户流失。流量广告?说到底,共享单车本质是高频率、低黏性的入口平台,用户留给它的注意力少之又少。ofo的播放视频广告和替用户买理财的营销尝试最终都没有收获好的效果。
难道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吗?2017年2月,朱啸虎给ofo站台时曾说,一辆车200块钱,一次5毛,每天骑10次,3个月成本就赚回来了。但几个月之后,他就转手阿里套现30亿美元退出了。今年6月,ofo也通过一系列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将单车的运营成本降至0.2元/天,但这不意味着盈利。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人“懒”的劣性出现的,最终也将被人的其他劣性打败。共享时代带来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等新产物,但“共享”也是最考验人的存在。今年寒冬过后,能够生存下来的共享产物有多少?
共享单车的倾覆给投资人敲了警钟,钱多,扩展快,市场份额多并不代表成功。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后最后的胜利者也许会在顷刻之间倒下,它的敌人不是友商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