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阅读继续大步向前
亚马逊公司日前突然官方宣告,将于一年后的6月30日正式停止Kindle电子书店在中国的运营,届时用户将不能购买新电子书。已经购买的电子书,用户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且可以在此后继续阅读。至于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亚马逊表示,将继续为其提供客户服务以及质保服务,但也将停止出售,并且表示2022前半年内在亚马逊中国授权经销渠道购买的产品将可退货。
作为开启并引领电子书风潮十多年的一代“神器”,Kindle退出中国,当然成为消息公布当日的热搜话题。Kindle帮助中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从2013年的50.1%升至2021年的79.6%,而自身则逐渐沦为“泡面神器”,代表的仅仅是国民数字阅读方式的转变,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话来说,“这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仅此而已。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入华9年,从“网红”阅读器到“泡面神器”
亚马逊Kindle是由亚马逊公司设计和销售的电子阅读器,第一代产品于2007年11月19日发布。凭借护眼的墨水屏幕以及丰富的正版电子书资源,快速在国外流行起来,还几乎革了纸质书的命。
Kindle的中国发展之路,最早追溯到2013年6月,当时其新奇的阅读器形态,软硬件闭环的阅读生态,一度成为无数学生和初入职场白领的傍身利器,常常“一机难求”。到了2016年,中国一跃成为亚马逊在全球Kindle设备销售的第一大市场。2018年,Kindle在中国销量达到百万,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值得称赞的是,亚马逊一直在为Kindle进行“本土化”改良,比如支持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推中国用户喜爱的白色版,还首次为单一国家研发推出了联合品牌Kindle X咪咕阅读器。在内容供给上,亚马逊也为中国读者补充了大量网络文学资源。
不过,由于墨水屏阅读器生产制造的低门槛,以及中国阅读市场的不断变化,各种不同类型的竞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文石BOOX、掌阅iReader、科大讯飞等阅读器品牌,京东、当当这些电商平台也相继入局。再后来,微信这类拥有大流量的入口,以及华为、小米等手机大厂,也加入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角逐。Kindle的败象渐显,曾经的自黑广告文案“盖Kindle,面更香”一语成谶。
2019年7月1日,亚马逊中国正式宣布关闭自营纸质书售卖服务。同年7月19日,有网友发现,亚马逊官网不再贩售自营Kindle设备。2022年1月4日,京东Kindle自营店突然出现大面积缺货情况,网友普遍认为这是亚马逊电子书业务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信号。
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继续蓬勃向前
与Kindle在中国日渐失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06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2.49%;数字阅读行业整体营收规模达415.7亿元,增长率达18.2%。
就在今年4月,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7%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各项数据相较上一年度均稳定增长或基本持平,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中青年人成为数字化阅读主力。
掌阅iReader CEO程超日前表示,Kindle的退出对中国数字阅读生态来说可能利大于弊。“很多消费者把kindle几乎等同于墨水屏了,目前用户对国产还是不够信任。其实国内在墨水屏技术上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国人会越来越信任国产的。”
除了掌阅、海信、文石等硬件厂商,线上阅读APP更是层出不穷,微信读书、多看阅读、网易蜗牛读书等早已成为读书爱好者的必装应用。此外,像微信订阅号、新闻、有声书等,将阅读体验推向了视听说一体化新时代,滚滚的时代车轮将Kindle无情地碾压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