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科技>互联网

种睫毛、热玛吉、蜂巢皮秒 医美火爆背后“危险重重”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9-15 16:31
分享到

旺盛的需求,与混乱的行业现状,成为当前医美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面对求美者,专业人士的告诫是,“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医疗机构资质的正规机构就诊;美貌只是相对的,一些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美容项目,一定要权衡得失。”

热玛吉、热拉提、蜂巢皮秒、超皮秒、玻尿酸注射、眼部提拉术、埋线去皱……这些听上去让人感到有些“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如今正在成为一些80后、90后甚至00后们的美容用词。

“说真的,有钱去买五六千元的家用美容仪,不如直接去美容院来一针,立竿见影。”28岁的小容(化名)已经购齐了雅萌、宙斯、TriPollar三款近来最火的家用射频美容“神器”,她还做过热玛吉、光子嫩肤等医美项目,经验丰富。她告诉记者,以上所有美容项目均存在各种“坑”,要做一次正规的美容,“没点专业防坑知识,基本不可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发布了上海首个医美纠纷案件白皮书——《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5年94件医美纠纷清一色全都发生在民营医院。与此同时,另一项由一财数据中心发布的互联网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医美成为90后消费的热点。医美用户中,59%的人群为90后,22%为80后,另有14%的00后准备“接盘”。90后女性喜欢微创双眼皮、玻尿酸填充、隆鼻、吸脂、瘦脸针,男生偏爱肉毒素除皱、植发、隆鼻等。

旺盛的需求,与混乱的行业现状,成为当前医美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难点。

用手一拽,拉出一根“大师”埋的蛋白线

在自己位于天津的美容店里,36岁的李静(化名)从手机里翻出自己和双胞胎弟弟的合影,在客户眼前晃了晃,“谁看都说他起码比我大5岁!”

她喜欢拿自己的脸给别人现身说法:眼睛大,但有大眼袋和鱼尾纹;皮肤细腻,但易松弛,“这几年,姐在脸上花了怎么也有十几万元吧!”她说话的时候,干裂的嘴唇上那些已脱落的皮屑似乎要掉下来。那是她在自家美容院染唇时严重发炎的后遗症,她把这归结为自己有过敏体质。

她的脸上,做过光子嫩肤、超声刀、热玛吉,打过玻尿酸、肉毒素,埋过数不清的蛋白线,还垫了下巴。相熟的人,见过她捧着脸笑不出表情的样子,也见过她线雕后脸部出现了持续几个月的坑,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小诊所注射麻药后出现过敏症状,不得不在家卧床休养一个月的痛苦。

她曾想方设法把一位“韩国线雕大师”直接请到国内,在五星级酒店开了一间套房,把自己的美容客人介绍去酒店直接接受线雕手术。

见有的客人不放心,李静第一个躺在大师面前给大家“打样”。“大师”不懂中文,看了看她的脸后,直接干脆利落地在她脸上穿进去长长短短几十根线。她感觉自己的脸立刻紧绷得不行,连微笑的表情都做不了。2天后,她在脸上摸到一个小疙瘩,用手一拽竟然揪出一根线,那正是“大师”给她埋在皮肤里的蛋白线。

医美的效果保持时间总不及期待的长。今年她又找了一家诊所做了下颌线雕提升,“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特别疼,眼泪控制不住往下掉。”至今,她的嘴角附近仍有一处凹陷,大夫告诉她,“自己会长好的。”

一位微整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有些小美容店、美甲店,表面上做的是美容美甲业务,其实悄悄地干起医美,他们没有从业资质,随便买个仪器就敢打出各种忽悠人的广告。

在上海,一家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资质的美容院里,当听说记者有意做一下面部提升时,美容师立刻“祭出”了自家的另一家“旗舰店”名片,“你去这里,他们有医疗机构资质。可以做热玛吉、光子嫩肤,我的一个客人还在那里做过自体骨骼隆鼻。”

这名美容师告诉记者,自体骨骼隆鼻就是把患者体内肋骨抽出一根,进行修整后植入到患者鼻内,以达到永久隆鼻的效果。但当记者走访这家所谓旗舰店时,店员却不能出示有效的医疗机构资质证明,但店员表示,“我们的仪器都是经过美国FDA和中国CFDA认证的,执业团队也是医疗团队。”

60台蜂巢皮秒仪器“秒变”2000台?

店员口中的FDA,是指美国的食药监部门;CFDA则是我国的食药监管理部门。所有正规的,引入中国的医疗器械,都应获得CFDA颁发的医疗器械认证证书。

记者注意到,“仪器”是医美行业从业人员向顾客证明自己是否“正规”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些不具备医疗机构从业资质的美容院,之所以敢于向顾客宣称自身为“正规机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所使用的“仪器”正规。

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张振告诉记者,正规的、具有CFDA证书的“仪器”,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而这些仪器,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营业许可证的医院、门诊部或者诊所由医生或护士操作使用。

也就是说,没有医疗机构营业许可证的美容院,理论上不可能拿到经过CFDA认证的医疗器械。他们手上所谓“正规仪器”,多数为“仿品”或者未经合法途径进入国内的设备。

前述业内人士以眼下医美界当红的热玛吉为例,正版国外进口的仪器价格上百万元,而某些国产仪器1万多元就能买到。正版仪器的激光头有固定的发数限制,一旦使用次数达到上限,就必须更换激光头才能继续使用,“而一些很便宜的山寨仪器,激光头根本不需要更换,可以一直用下去。”

张振则以同样火爆的蜂巢皮秒项目为例,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既有FDA证书又有CFDA认证的,是755nm波长的Picosure蜂巢皮秒仪器。但根据张振向赛诺秀公司的核实,该公司仅向上海地区出售了60台蜂巢皮秒仪器,而上海地区据统计有约2000家各类机构声称使用了赛诺秀的蜂巢皮秒仪。

劣质仪器以及非专业从业医师操作给皮肤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张振门诊中非正规热玛吉操作后烫伤的案例并不少见,“轻的做完面部起水泡,重的全脸大水泡。美容变毁容。”这种烫伤,轻微的需要几周到几个月褪红,严重的会遗留永久性瘢痕,而瘢痕“只能改善,不能完全去除”。

据悉,目前热玛吉、蜂巢皮秒、超皮秒是最火的几款医美项目,但火爆的背后“危险重重”。记者在某种草平台上搜索“热玛吉”,发现了上千条博主分享,脸部敷上麻药,很多博主一边“打热玛吉”,一边分享直播全过程,几乎所有博主都在推荐“热玛吉”。

据张振介绍,市面上热玛吉分为四代和五代两款产品,其中四代是经过CFDA审批的持证设备,而五代因为较新,尚未得到CFDA认证。这直接导致正规医疗机构只能使用持证的四代产品,而众多美容院则可以引进尚未获批的五代产品。

张振认为,热玛吉需要有资质的执业医师来操作,不是随便一个美容师经过培训就可以做的,“我们医院做面部加颈部(热玛吉)3万元,有的美容院几千元就给做,这个价格连基本的耗材钱都不够。”

“扑闪”的大眼睛背后的隐患

近年来,“种睫毛”也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新时尚。种睫毛不疼不痒,看上去风险系数较低,但却能让受众产生一种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感觉。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人接种睫毛导致眼部毛囊发炎等问题。一位美容行业大赛评委告诉记者,一个优秀的美睫师,培养周期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但一些小店里,所谓的培训只是几个人彼此在对方的睫毛上试着接几次,就直接上岗了。与此同时,使用的材料也千差万别,“一瓶环保胶的价格要几百元,而我们在一些小店里看到有人竟然把那种几十元一瓶的劣质胶水用来接睫毛。”

上海一家号称专业“种睫毛”的连锁美容院美容师告诉记者,这里种一次睫毛的价格约四五百元,使用的是“水貂毛”,“柔软、舒适、逼真。”而就在这家美容院隔壁,另一家小店的价格仅为198元。“我见过那种种完睫毛,整个眼睛都肿了的人,便宜没好货。”这名美容师说。

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慧芳,她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所谓“种睫毛”其实是偷换了“种植”的概念。“现在市面上的‘种睫毛’,是把动物毛发用胶水粘到人的睫毛上,起到增长、增密睫毛的效果。”周慧芳说,这种“用胶水粘”的所谓“种睫毛”,可能会导致睫毛根部睑板腺堵塞,泪液脂质层缺失,形成干眼症、麦粒肿、霰粒肿等疾病。睫毛根部还分布着一些汗腺,也会被胶水堵住,堵塞睫毛根部皮肤毛孔的排泄,导致炎症感染。

如果胶水化学成分刺激性较大的话,还会导致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问题,这些炎症往往会反复发作。她告诉记者,把动物毛发粘贴在眼睫毛上,一方面增加了人体本身睫毛的负担,最终导致睫毛更加容易脱落,造成秃睫;另一方面,人体睫毛具有阻挡灰尘保护眼睛的作用,而动物毛发做成的假睫毛不仅挡不住灰尘,还会成为灰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寄生场所。

真正的“种植睫毛”,是把人体头部活的毛囊植入到眼睑边缘睫毛生长部位,而不是用胶水把动物毛发粘到睫毛上。“要在显微镜环境下,由经验丰富的执业医师和专职护士操作,不是哪个美容机构培训一下就能做的。”周慧芳介绍,真正的“种植睫毛”需要经医生评估后确有需要才能操作,收费“按根数算”,一般总费用都在一万元以上。

她提醒广大爱美女性,不要为了一个所谓的、短期的、“扑闪的”大眼睛,而毁了自己真正的眼睛和眼睫毛。“一来,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医疗机构资质的正规机构就诊;二来,美貌只是相对的,一些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美容项目,一定要权衡得失。”周慧芳说。

张振从医多年来,见过不少做完一波医美,又再来做一波不同部位医美项目的人,“有些上瘾的感觉。但针对那些反复整形的患者,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劝导,毕竟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业内人士呼吁,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亟待加强监管。

编辑: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全球首发 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

  • TOYOTA GAZOO Racing发布新款WEC及WRC赛车 2021-01-21
  • 威马与百度合作首款量产车下线 具备无人驾驶功能 2021-01-20
  • 一汽-大众ID.4 CROZZ正式开启预售 售价19.99万元起 2021-01-20
  • 吉利全新SUV车型KX11官图曝光 基于CMA打造 2021-01-15
  • 全新一代名图预售13.58万起 搭载1.5T发动机 2021-01-14
  • 促消费政策加力 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正增长 2021-01-13
  • 敢为砺行 东风日产2020销量逆势上扬 2021-01-13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怎么管?国家规范要来了 2021-01-13

我国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 IBM第四季度营收204亿美元 利润12.64亿美元 2021-01-22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199.78亿美元 净利润58.57亿美元 2021-01-22
  • LG电子回应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传闻:正研讨所有可能方案 2021-01-22
  • 2020年5G手机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表现最佳 2021-01-22
  • 荣耀V40发布:首个双层纹理镀膜+全面色彩管理屏 2021-01-22
  • 钉钉6.0:开放多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和1300+开发接口 2021-01-18
  • 停止研发坚果手机!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转战教育领域 2021-01-18
  • SKG品牌战略升级新品上市 解密背后的“热销密码” 2020-12-2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 被誉为“华语动漫奥斯卡”,第18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2021-01-11
  • 第三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大赛启动|广东省文化学会2020年办成五件大事 2021-01-11
  • 「学习三部曲」何以风行? 2020-12-23
  • 被遗忘的“灰塑状元”真迹 2020-11-25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广州沙仔岛将形成国内最大滚装码头集群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冰块晶莹剔透 宛如钻石
  • 江苏如皋:生肖“牛”造型多肉植物受欢迎
  • 北京迎来2021年首场降雪
  • 云南昆明艺考进行时
  • 北京地铁4号线试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对车厢消毒
  • 熊猫戏雪萌萌哒
  • 浙江湖州:传统酿醋 香飘海外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际锐评丨谭德塞的焦虑如何缓解?中国给出答案
2021-01-23 12:28:54
接种点很多但疫苗不够!美国多个接种点关闭大量预约被取消
2021-01-23 12:28:54
蓬佩奥暗示将选美总统?美媒直指:史上最差国务卿
2021-01-23 12:28:54
外交部:中方制裁蓬佩奥等人完全正当和必要
2021-01-23 12:27:59
广州从化:举办超过50人参加的活动需报备
2021-01-22 21:56:2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种睫毛、热玛吉、蜂巢皮秒 医美火爆背后“危险重重”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20-09-15
正规的、具有CFDA证书的“仪器”,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而这些仪器,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营业许可证的医院、门诊部或者诊...

旺盛的需求,与混乱的行业现状,成为当前医美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面对求美者,专业人士的告诫是,“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医疗机构资质的正规机构就诊;美貌只是相对的,一些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美容项目,一定要权衡得失。”

热玛吉、热拉提、蜂巢皮秒、超皮秒、玻尿酸注射、眼部提拉术、埋线去皱……这些听上去让人感到有些“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如今正在成为一些80后、90后甚至00后们的美容用词。

“说真的,有钱去买五六千元的家用美容仪,不如直接去美容院来一针,立竿见影。”28岁的小容(化名)已经购齐了雅萌、宙斯、TriPollar三款近来最火的家用射频美容“神器”,她还做过热玛吉、光子嫩肤等医美项目,经验丰富。她告诉记者,以上所有美容项目均存在各种“坑”,要做一次正规的美容,“没点专业防坑知识,基本不可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发布了上海首个医美纠纷案件白皮书——《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5年94件医美纠纷清一色全都发生在民营医院。与此同时,另一项由一财数据中心发布的互联网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医美成为90后消费的热点。医美用户中,59%的人群为90后,22%为80后,另有14%的00后准备“接盘”。90后女性喜欢微创双眼皮、玻尿酸填充、隆鼻、吸脂、瘦脸针,男生偏爱肉毒素除皱、植发、隆鼻等。

旺盛的需求,与混乱的行业现状,成为当前医美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难点。

用手一拽,拉出一根“大师”埋的蛋白线

在自己位于天津的美容店里,36岁的李静(化名)从手机里翻出自己和双胞胎弟弟的合影,在客户眼前晃了晃,“谁看都说他起码比我大5岁!”

她喜欢拿自己的脸给别人现身说法:眼睛大,但有大眼袋和鱼尾纹;皮肤细腻,但易松弛,“这几年,姐在脸上花了怎么也有十几万元吧!”她说话的时候,干裂的嘴唇上那些已脱落的皮屑似乎要掉下来。那是她在自家美容院染唇时严重发炎的后遗症,她把这归结为自己有过敏体质。

她的脸上,做过光子嫩肤、超声刀、热玛吉,打过玻尿酸、肉毒素,埋过数不清的蛋白线,还垫了下巴。相熟的人,见过她捧着脸笑不出表情的样子,也见过她线雕后脸部出现了持续几个月的坑,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小诊所注射麻药后出现过敏症状,不得不在家卧床休养一个月的痛苦。

她曾想方设法把一位“韩国线雕大师”直接请到国内,在五星级酒店开了一间套房,把自己的美容客人介绍去酒店直接接受线雕手术。

见有的客人不放心,李静第一个躺在大师面前给大家“打样”。“大师”不懂中文,看了看她的脸后,直接干脆利落地在她脸上穿进去长长短短几十根线。她感觉自己的脸立刻紧绷得不行,连微笑的表情都做不了。2天后,她在脸上摸到一个小疙瘩,用手一拽竟然揪出一根线,那正是“大师”给她埋在皮肤里的蛋白线。

医美的效果保持时间总不及期待的长。今年她又找了一家诊所做了下颌线雕提升,“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特别疼,眼泪控制不住往下掉。”至今,她的嘴角附近仍有一处凹陷,大夫告诉她,“自己会长好的。”

一位微整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有些小美容店、美甲店,表面上做的是美容美甲业务,其实悄悄地干起医美,他们没有从业资质,随便买个仪器就敢打出各种忽悠人的广告。

在上海,一家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资质的美容院里,当听说记者有意做一下面部提升时,美容师立刻“祭出”了自家的另一家“旗舰店”名片,“你去这里,他们有医疗机构资质。可以做热玛吉、光子嫩肤,我的一个客人还在那里做过自体骨骼隆鼻。”

这名美容师告诉记者,自体骨骼隆鼻就是把患者体内肋骨抽出一根,进行修整后植入到患者鼻内,以达到永久隆鼻的效果。但当记者走访这家所谓旗舰店时,店员却不能出示有效的医疗机构资质证明,但店员表示,“我们的仪器都是经过美国FDA和中国CFDA认证的,执业团队也是医疗团队。”

60台蜂巢皮秒仪器“秒变”2000台?

店员口中的FDA,是指美国的食药监部门;CFDA则是我国的食药监管理部门。所有正规的,引入中国的医疗器械,都应获得CFDA颁发的医疗器械认证证书。

记者注意到,“仪器”是医美行业从业人员向顾客证明自己是否“正规”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些不具备医疗机构从业资质的美容院,之所以敢于向顾客宣称自身为“正规机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所使用的“仪器”正规。

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张振告诉记者,正规的、具有CFDA证书的“仪器”,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而这些仪器,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营业许可证的医院、门诊部或者诊所由医生或护士操作使用。

也就是说,没有医疗机构营业许可证的美容院,理论上不可能拿到经过CFDA认证的医疗器械。他们手上所谓“正规仪器”,多数为“仿品”或者未经合法途径进入国内的设备。

前述业内人士以眼下医美界当红的热玛吉为例,正版国外进口的仪器价格上百万元,而某些国产仪器1万多元就能买到。正版仪器的激光头有固定的发数限制,一旦使用次数达到上限,就必须更换激光头才能继续使用,“而一些很便宜的山寨仪器,激光头根本不需要更换,可以一直用下去。”

张振则以同样火爆的蜂巢皮秒项目为例,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既有FDA证书又有CFDA认证的,是755nm波长的Picosure蜂巢皮秒仪器。但根据张振向赛诺秀公司的核实,该公司仅向上海地区出售了60台蜂巢皮秒仪器,而上海地区据统计有约2000家各类机构声称使用了赛诺秀的蜂巢皮秒仪。

劣质仪器以及非专业从业医师操作给皮肤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张振门诊中非正规热玛吉操作后烫伤的案例并不少见,“轻的做完面部起水泡,重的全脸大水泡。美容变毁容。”这种烫伤,轻微的需要几周到几个月褪红,严重的会遗留永久性瘢痕,而瘢痕“只能改善,不能完全去除”。

据悉,目前热玛吉、蜂巢皮秒、超皮秒是最火的几款医美项目,但火爆的背后“危险重重”。记者在某种草平台上搜索“热玛吉”,发现了上千条博主分享,脸部敷上麻药,很多博主一边“打热玛吉”,一边分享直播全过程,几乎所有博主都在推荐“热玛吉”。

据张振介绍,市面上热玛吉分为四代和五代两款产品,其中四代是经过CFDA审批的持证设备,而五代因为较新,尚未得到CFDA认证。这直接导致正规医疗机构只能使用持证的四代产品,而众多美容院则可以引进尚未获批的五代产品。

张振认为,热玛吉需要有资质的执业医师来操作,不是随便一个美容师经过培训就可以做的,“我们医院做面部加颈部(热玛吉)3万元,有的美容院几千元就给做,这个价格连基本的耗材钱都不够。”

“扑闪”的大眼睛背后的隐患

近年来,“种睫毛”也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新时尚。种睫毛不疼不痒,看上去风险系数较低,但却能让受众产生一种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感觉。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人接种睫毛导致眼部毛囊发炎等问题。一位美容行业大赛评委告诉记者,一个优秀的美睫师,培养周期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但一些小店里,所谓的培训只是几个人彼此在对方的睫毛上试着接几次,就直接上岗了。与此同时,使用的材料也千差万别,“一瓶环保胶的价格要几百元,而我们在一些小店里看到有人竟然把那种几十元一瓶的劣质胶水用来接睫毛。”

上海一家号称专业“种睫毛”的连锁美容院美容师告诉记者,这里种一次睫毛的价格约四五百元,使用的是“水貂毛”,“柔软、舒适、逼真。”而就在这家美容院隔壁,另一家小店的价格仅为198元。“我见过那种种完睫毛,整个眼睛都肿了的人,便宜没好货。”这名美容师说。

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慧芳,她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所谓“种睫毛”其实是偷换了“种植”的概念。“现在市面上的‘种睫毛’,是把动物毛发用胶水粘到人的睫毛上,起到增长、增密睫毛的效果。”周慧芳说,这种“用胶水粘”的所谓“种睫毛”,可能会导致睫毛根部睑板腺堵塞,泪液脂质层缺失,形成干眼症、麦粒肿、霰粒肿等疾病。睫毛根部还分布着一些汗腺,也会被胶水堵住,堵塞睫毛根部皮肤毛孔的排泄,导致炎症感染。

如果胶水化学成分刺激性较大的话,还会导致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问题,这些炎症往往会反复发作。她告诉记者,把动物毛发粘贴在眼睫毛上,一方面增加了人体本身睫毛的负担,最终导致睫毛更加容易脱落,造成秃睫;另一方面,人体睫毛具有阻挡灰尘保护眼睛的作用,而动物毛发做成的假睫毛不仅挡不住灰尘,还会成为灰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寄生场所。

真正的“种植睫毛”,是把人体头部活的毛囊植入到眼睑边缘睫毛生长部位,而不是用胶水把动物毛发粘到睫毛上。“要在显微镜环境下,由经验丰富的执业医师和专职护士操作,不是哪个美容机构培训一下就能做的。”周慧芳介绍,真正的“种植睫毛”需要经医生评估后确有需要才能操作,收费“按根数算”,一般总费用都在一万元以上。

她提醒广大爱美女性,不要为了一个所谓的、短期的、“扑闪的”大眼睛,而毁了自己真正的眼睛和眼睫毛。“一来,如果有美容需求,一定要去有医疗机构资质的正规机构就诊;二来,美貌只是相对的,一些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美容项目,一定要权衡得失。”周慧芳说。

张振从医多年来,见过不少做完一波医美,又再来做一波不同部位医美项目的人,“有些上瘾的感觉。但针对那些反复整形的患者,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劝导,毕竟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业内人士呼吁,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亟待加强监管。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解读这张照片背后的一组数字
16:51
习近平: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16:51
习近平眼中的体育强国
16:51
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金句
09:48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09:47
广东政协去年一年协商议政硕果累累 共收到提案1192件
09:47
省政协委员建议:办培训班教老人用手机 推动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
09:46
省政协委员建议:广东应先行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09:46
教育卫生乡村振兴 省人大代表带来基层心声
09:46
省中医院再派两专家驰援河北 邢台市第二医院首批新冠患者出院
09: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