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亲自下场卖预制菜 趣店再“转型”未获看好

来源:新快报 作者:郑志辉  发表时间:2022-07-20 15:30
新快报  作者:郑志辉   2022-07-20
罗老板在短短十几个小时里,销售了1亿,仅iPhone就送出了1500台,GMV达到了2.7亿,“这算是资本进入直播电商的...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7月17日,趣店717吃货狂欢节在抖音“趣店罗老板”直播间举办。在直播间中,趣店创始人兼CEO罗敏、趣店预制菜项目负责人杜昶旭、明星代言人等轮番上场进行吃播带货。而在场外,近期屡屡传出的趣店“来分期”被指超收高额利息采用恐吓爆力催收手段的投诉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有电商业者昨日对此不无调侃地说,“罗老板这场直播带货,这算是资本进入直播电商的下半场?还是开启了预制菜的时代呢?”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以问题校园贷发家 转型大多夭折

趣店以校园贷起家,彼时还叫趣分期。2015年9月,蚂蚁金服投资趣分期2亿美元,并且让趣分期的“来分期”入驻支付宝App。借助于支付宝亿级的流量入口,以及芝麻信用风控体系,趣分期驶入快车道。

在2016年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校园贷、现金贷等业务的监管、管理措施后,2016年7月趣店宣布终止校园贷业务并解散原有校园地推团队,将贷款业务转向线上。2017年,趣店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2017年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第一大IPO。上市当天股价涨幅超过43%,市值一度达到113亿美元。当时曾爆出的案例指来分期向刚满20岁的大学生放贷,借款合同明确写的借款年利率8.5%,实际要求的还款金额年利率却高达35.98%,明显违规发放校园贷。

2018年8月,在合作协议到期后,蚂蚁金服与趣店不再续签,并在2019年5月售空股票,业务上也停止了对趣店的通道和流量支持,趣店业绩也一落千丈。据统计,趣店自2017年11月上市至今,两年半时间股价从35.45美元降至1.35美元,市值从巅峰时期的113亿美元下跌至3.42亿美元,缩水了97%。

在此期间,互联网出身的创始人罗敏,带着趣店一次次地尝试转型、寻找新风口,可惜大多中途便告夭折。

据记者了解,从2017年开始,趣店曾尝试过多个不同类型项目,包括汽车新零售项目“大白汽车”、少儿阅读项目“大白儿童阅读”、高端家政项目“唯谱家”、儿童一对一学习平台“趣学习”、校园社交项目“相同same”等。

2020年3月,趣店宣布正式上线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定位为全球跨境奢侈品购物平台。然而,2021年4月,趣店宣告万里目项目失败。

2021年1月15日,趣店宣布推出独立App“万里目少儿”,还计划开办培训乐园一体的线下店,趣店据说在此项目上投入近30亿元。2022年3月,罗敏在朋友圈发文告别万里目少儿教育项目。

再赶预制菜风口

罗敏这样的算盘算不算精?

在“万里目少儿”项目关掉不久,罗敏似乎很快就看上了另一条新赛道——预制菜。2022年3月,趣店的预制菜项目“趣店食品”在广东正式启动。目前,已在15个城市开设了工厂,预制菜覆盖全国16个省份、23个区。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分析认为,趣店原来的主业就是做分期商城的,布局预制菜一方面和他的主业能够协同,另一方面预制菜目前正值成长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预制菜这两年备受资本和媒体的关注,能够帮助趣店获得资本市场和舆论的支持。

在7月17日的直播中,趣店单场累计销售突破2亿,其中销量的主力军是59.9元的水煮鱼,单款商品的销量超过100万,销售额达到7507.3万。直播过程中,一共派发了上百万份的一分钱酸菜鱼和水煮鱼,1000台iPhone抽奖、微博转发500台iPhone抽奖。最终,“趣店罗老板”直播间粉丝量从活动开播前的20万,涨到了结束后的500万。

在昨日的有米云新电商操盘手大会上,趣店的这场直播也成为了热议话题。有与会电商业者表示,罗老板在短短十几个小时里,销售了1亿,仅iPhone就送出了1500台,GMV达到了2.7亿,“这算是资本进入直播电商的下半场?还是预制菜时代的开启呢?我也不懂了。”

另一与会者则说,趣店预制菜花了这么大的价钱做补贴,是真的亏了吗?还真不一定。首先,趣店的股价明显上涨了,涨幅还不小。(编者注:截至7月18日美股收盘,趣店报1.67美元/股,涨幅40.34%。)直播撒钱,股市收割,这可能会是一个新思路。其次,昨天趣店罗老板的账号增粉超过了400万,按照在抖音5元钱或者10元钱一个真实粉,就算补贴2000万元也还是划算的。

鲍姆咨询董事长鲍跃忠指出,趣店如果想在这个领域做好的话,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在该领域的产业链的布局能力是核心,否则也就是挣个卖货的钱,并不代表企业的全面转型。目前预制菜赛道已有多名玩家,有如味知香、千味央厨、龙大美食等等传统企业,也有电商入局的京东七鲜、美团买菜、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趣店想从中突围并不容易。

除此之外,记者还留意到,过去几个月里,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连续接到商家关于“来分期”的投诉,称其高额利息,暴力催收,泄露个人隐私。平台已第一时间将投诉移交平台工作人员,但至今未收到来自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编辑:蒋蒋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